党建引领 社区治理新范式:深度解析“红色物业”的建设与实践48
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,社区已成为城市社会的基本单元,其治理水平直接关系到居民的幸福感、获得感和安全感。然而,传统的物业管理模式,在面对日益多元、复杂的社区矛盾和居民需求时,常常显得力不从心。它可能仅仅关注于物质设施的维护,而忽略了社区的社会属性和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,甚至在某些情况下,因为利益冲突或服务不到位,成为社区矛盾的焦点。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,“红色物业”应运而生,并迅速在全国各地推广开来,成为创新城市基层治理的一面鲜明旗帜。
那么,究竟什么是“红色物业”?它又为何能够成为解决社区治理难题的有效方案,并被誉为构建基层“红色阵地”的关键举措呢?
一、溯源与内涵:何谓“红色物业”?
“红色物业”并非一个单一的概念,而是党建工作与物业管理服务深度融合的创新模式。其核心在于“党建引领”,将党的组织触角延伸到社区治理的“神经末梢”,通过发挥党组织的领导作用、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,推动物业服务从单一的“管物”向“管人、管事、管心”转变,从被动服务向主动治理升级,最终实现社区共建共治共享的良性循环。
具体来说,“红色物业”的“红色”体现在:
政治引领:坚持党对物业管理和社区治理的全面领导,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社区落地生根。
组织覆盖:推动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在物业服务企业、业主委员会、居民小区实现全覆盖,构建横向到边、纵向到底的组织体系。
服务为民:始终以居民需求为导向,将解决居民“急难愁盼”问题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,提升物业服务的党性、公益性。
凝聚力量:通过党建工作凝聚社区各方力量,包括物业企业、业主、社区组织、志愿者等,形成治理合力。
文化熏陶: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打造具有红色基因和文化特色的社区环境,增强居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。
其“物业”则是在此“红色”底色下,对传统物业服务的重塑与提升,包括但不限于基础物业服务(安保、保洁、绿化、维修)、公共事务管理、邻里互助、文化活动组织、矛盾纠纷调解、养老托幼等增值服务,甚至还包括对社区应急管理和志愿服务体系的构建。
二、为何要建“红色物业阵地”?深层动因剖析
“红色物业”的兴起并非偶然,它深刻回应了当前中国城市基层治理面临的挑战与需求:
弥补传统物业管理的短板:长期以来,部分物业企业以盈利为首要目标,对公益性、社会性服务关注不足,导致业主与物业之间的矛盾频发,物业弃管、服务质量差等问题突出。“红色物业”通过党组织的介入,能够有效引导物业企业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,增强其社会责任感,提升服务质量。
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:在一些城市社区,党组织的影响力未能充分延伸至每一个小区,存在“空白点”和“薄弱点”。“红色物业”的建设,正是将党组织建在小区、建在物业企业,打通了党联系服务群众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夯实了党的执政基础。
回应居民日益增长的多元需求:随着社会发展,居民对社区服务的需求已远超简单的“看家护院”。养老、托幼、教育、医疗、文体活动、心理健康等日益成为居民关注的焦点。“红色物业”通过整合社区资源,搭建服务平台,能够更有效地满足居民多元化、个性化的需求。
促进社区和谐稳定:物业纠纷、邻里矛盾、公共设施管理等问题,如果处理不当,极易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。“红色物业”强调党建引领下的协商共治,建立健全矛盾纠纷调解机制,促进居民自治,从而有效化解社区矛盾,维护社区和谐稳定。
提升城市基层治理效能:“红色物业”是新时代构建党组织领导的社区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它将党建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,把组织资源转化为治理资源,把组织活力转化为治理活力,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具体实践。
三、如何建设“红色物业阵地”?实践路径与策略
建设一个坚实的“红色物业阵地”并非一蹴而就,它需要系统谋划、多方联动、持续发力。以下是几个关键的实践路径和策略:
1. 健全组织体系,织密“红色”网络
党组织全覆盖:推动在物业服务企业、业主委员会以及居民小区成立党组织,确保每个小区都有党的声音、党的力量。对于规模较小的物业企业,可以通过组建联合党支部或选派党建指导员等方式实现。
构建“社区党委—小区党支部—楼栋党小组—党员中心户”的四级组织架构:形成上下贯通、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,让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。
推行“交叉任职”和“双向进入”:鼓励社区“两委”成员、物业企业负责人、业委会成员中的党员,通过法定程序进入对方组织任职,实现信息互通、工作协同。
2. 强化队伍建设,打造“红色”引擎
培育“红色物业”骨干队伍:加强物业服务企业管理层和一线员工的党性教育和业务培训,提升其服务意识、责任意识和党性修养。
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:设立“党员示范岗”“党员责任区”,引导小区党员亮身份、作表率、树形象,带头参与社区治理和服务,争当志愿服务先锋。
壮大志愿者队伍:吸纳热心居民、离退休干部、社会组织成员等加入志愿服务队,开展形式多样的便民利民服务。
3. 创新工作机制,激发“红色”活力
建立党建联席会议制度:定期召开由社区党组织、物业企业、业委会、居民代表等多方参与的联席会议,协商解决社区重大事项和居民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。
推行“民情收集—诉求交办—跟踪督办—结果反馈”闭环管理:通过设立民情驿站、开通线上平台、开展入户走访等方式,畅通居民诉求表达渠道,确保问题及时响应和解决。
推行“服务清单化”和“承诺公示制”:明确物业服务内容、标准、收费,并向居民公开承诺,接受群众监督。
深化“三社联动”:推动社区党组织、社会组织、社区居民有效互动,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和专业服务,鼓励居民自我管理、自我服务。
4. 丰富服务载体,筑牢“红色”阵地
建设党群服务中心/红色驿站:打造集党务、政务、物业服务、便民服务、文化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,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高效的服务。
推广“智慧物业”:运用大数据、物联网、人工智能等技术,建设智慧社区管理平台,提升物业服务的智能化、精细化水平,实现人防、技防有机结合。
开展主题活动:定期组织红色教育、文化艺术、健康讲座、体育比赛等多元化的主题活动,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,增强社区凝聚力。
5. 强化经费保障与监督管理
多元化筹措资金:在物业费、公共收益的基础上,积极争取政府政策支持、党组织活动经费,探索社会资金、企业捐赠等多渠道筹资模式。
加强审计监督:建立健全物业管理各项费用的收支公示制度和审计制度,确保资金使用公开透明,维护业主合法权益。
完善考核评价体系:将党建工作成效纳入物业企业和业委会的考核评价,激励其更好地服务居民。
四、成效与展望:构建更美好的社区生活
“红色物业”的推行,已经在全国各地取得了显著成效。它有效缓解了物业与居民之间的紧张关系,提升了社区治理的效率和水平,增强了居民对党组织和政府的信任感。许多小区通过“红色物业”的建设,实现了从“脏乱差”到“洁净美”,从“矛盾多”到“和谐睦邻”的华丽转身,居民的获得感、幸福感和安全感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提升。
当然,“红色物业”的建设并非一帆风顺,在实践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,如如何平衡公益性与市场化、如何避免形式主义、如何确保长效机制的建立等。但我们相信,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,在各地党委政府的积极探索和居民群众的广泛参与下,“红色物业”必将不断完善和发展,为中国城市基层治理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。
展望未来,“红色物业”将继续深化党建引领,聚焦居民需求,整合多方资源,运用科技赋能,努力打造一个更有温度、更富活力、更加和谐的现代化社区。它不仅是一个服务平台,更是一座精神家园,一个连接党和群众的坚固阵地。通过“红色物业”的建设,我们期待看到每一个社区都能成为安居乐业的港湾,成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美好家园,共同绘制新时代城市基层治理的壮丽画卷。
2025-11-23
党建引领 社区治理新范式:深度解析“红色物业”的建设与实践
https://www.3425.com.cn/117949.html
丹阳业主必看:物业维修基金的秘密武器!申领、使用全攻略与常见误区解答
https://www.3425.com.cn/117948.html
企业物业周报精进指南:从范文到高效管理,打造卓越服务
https://www.3425.com.cn/117947.html
【深度解析】物业人员公示:法律要求、实施挑战与社区透明治理新篇章
https://www.3425.com.cn/117946.html
老旧小区物业经理:深耕社区的“管家”与“医生”——破解治理难题的智慧与实践
https://www.3425.com.cn/117945.html
热门文章
十二月物业月报:全面提升物业服务质量,打造优质居住环境
https://www.3425.com.cn/17896.html
物业简报_物业简报模板内容
https://www.3425.com.cn/1.html
徐州日报公布最新物业管理服务收费标准
https://www.3425.com.cn/9971.html
物业1月份美篇月报
https://www.3425.com.cn/46760.html
物业12月服务月报,为您打造舒适安全的家
https://www.3425.com.cn/19157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