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面解读《物业管理条例》保障业主权益37


《物业管理条例》是规范物业管理行为、保障业主权益的重要法 peraturan,自1994年颁布实施以来,对推动物业管理行业的发展、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。2023年9月1日起,《物业管理条例》将全面修订施行,进一步明确了物业管理各方的权利义务,完善了物业管理制度,为业主权益保驾护航。

第一条:物业管理的目的和适用范围

《条例》明确,物业管理的目的是维护物业管理区域内的公共利益,为业主提供良好、安全和舒适的居住环境。本《条例》适用于经登记注册的物业管理企业、小区业主委员会、业主大会和业主。居住用房屋的物业管理适用本《条例》。

第二条:物业管理企业的资质

《条例》规定,物业管理企业应当具备相应的资质。物业管理企业资质分为一级、二级、三级。物业管理企业应当按照规定取得相应的资质证书。未取得资质证书的物业管理企业不得从事物业管理活动。

第三条:物业管理合同

《条例》明确,物业管理企业与业主应当订立物业管理合同。物业管理合同应当包括物业管理范围、内容、标准、费用、权利和义务等条款。物业管理合同是双方约定权利和义务的重要依据,业主和物业管理企业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各自的义务。

第四条:业主大会

《条例》规定,业主大会是由全体业主组成,行使业主对物业管理事务的监督和决策权。业主大会应当按照《条例》的规定定期召开。业主大会的决议对全体业主具有约束力。

第五条:业主委员会

《条例》规定,业主委员会是由业主大会选举产生,代表全体业主对物业管理事务行使管理权。业主委员会应当按照《条例》的规定履行职责,维护业主的合法权益。

第六条:物业管理费用

《条例》明确,物业服务费用由业主分摊。物业服务费用应当根据物业管理合同、业主大会决议和有关规定确定。物业管理企业不得擅自增加物业服务费用,也不得以任何形式向业主收取其他费用。

第七条: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

《条例》规定,违反《条例》规定的行为,由相关行政部门给予警告、罚款、责令改正等行政处罚;构成犯罪的,依法追究刑事责任。《条例》的实施将对违法违规行为起到强有力的震慑作用,维护物业管理市场的秩序,保障业主的合法权益。

第八条:附则

《条例》共八条,自2023年9月1日起施行。本《条例》对物业管理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,将为物业管理市场创造公平、公正的竞争环境,更好地保障业主的合法权益,促进物业管理行业健康发展。广大业主和物业管理企业应当认真学习并遵守《条例》的规定,共同营造和谐、有序、文明的物业管理环境。

2025-02-17


上一篇:巡逻物业文案:提升小区安全,打造宜居社区

下一篇:物业早读:物业管理行业专业知识大汇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