消费日报:物业管理行业乱象亟待整治267


前言

近年来,物业管理行业乱象频发,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事件不断发生,引发社会广泛关注。本报就此展开调查,发现诸多问题亟待整治。

乱收费成普遍现象

乱收费是物业管理行业最突出的乱象。据本报调查,一些物业公司违规收取各种名目繁多的费用,如管理费、维修基金、公共设施使用费等,甚至还收取所谓的“创新费”“会所费”等。这些费用往往高额且不透明,让业主不堪重负。

例如,北京某小区的物业费每平方米高达10元,远高于周边同类小区;上海某小区的物业公司擅自征收“智能化管理费”,每月每户多收取200元;广州某小区的物业公司在没有经过业主同意的情况下,擅自加收“绿化费”,每年每户多收取500元。

服务质量低下

除了乱收费,物业管理行业的另一大问题是服务质量低下。一些物业公司管理不善,服务意识淡薄,导致小区环境脏乱、设施破损、安全隐患重重。

例如,深圳某小区的物业公司长期不清理垃圾,导致小区臭气熏天;南京某小区的物业公司不及时维修电梯,导致电梯多次出现故障,严重影响居民出行;成都某小区的物业公司疏于巡查,导致小区内多次发生盗窃事件。

管理不透明

物业管理行业还存在管理不透明的问题。一些物业公司财务管理混乱,不向业主公开收支账目,缺乏民主监督。这给物业公司提供了违法违规的空间,也损害了业主的知情权和监督权。

例如,北京某小区的物业公司拒绝向业主提供财务报表,引发业主强烈不满;上海某小区的物业公司将公用收益用于购买高档办公用品,被业主发现后追究责任;广州某小区的物业公司挪用业主交纳的维修基金,用于支付公司运营费用。

执法不严导致乱象

物业管理行业乱象丛生,除了行业自身的原因,还与执法不严有关。一些地方的监管部门执法不力,对违法违规行为姑息迁就,纵容了物业公司的乱收费和服务失职行为。

例如,某市物业管理局接到业主投诉后,迟迟不予处理,导致物业公司继续违规收费;某区城管部门对物业公司不清理垃圾的行为视而不见,导致小区环境脏乱;某县执法部门对物业公司挪用维修基金的行为采取轻拿轻放的态度,助长了物业公司的违法行为。

整治乱象迫在眉睫

物业管理行业乱象亟待整治。有关部门应采取有力措施,规范行业秩序,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。

加强监管执法

监管部门应加大对物业管理行业的监管力度,严厉打击乱收费、服务失职、管理不透明等违法违规行为。对违规物业公司,应依法处罚,情节严重的吊销执照。

规范收费行为

有关部门应出台物业收费管理办法,明确物业公司可收取的费用种类和标准,杜绝乱收费行为。同时,应加强对物业收费的监管,防止物业公司擅自加收费用。

提高服务质量

物业公司应提高服务意识,提升服务质量。加强人员培训,规范服务流程,建立完善的投诉处理机制。监管部门应定期对物业公司服务质量进行评价,并根据评价结果进行奖惩。

保障业主权益

有关部门应保障业主的知情权和监督权。物业公司应定期向业主公开收支账目,接受业主的监督。同时,应畅通业主投诉渠道,及时受理和处理业主投诉,维护业主的合法权益。

结语

物业管理行业乱象的整治是一项系统工程,需要政府部门、行业协会、物业公司和广大业主共同努力。只有通过加强监管执法、规范收费行为、提高服务质量和保障业主权益等多措并举,才能真正解决物业管理行业乱象,为广大业主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。

2024-11-03


上一篇:物业周刊:业界权威的信息来源

下一篇:物业秩序日报:维护社区和谐稳定的基础